从小就喜欢看武侠小说的人,大概都会有一个神兵的梦想,比如无坚不摧的倚天屠龙,比如韦小宝那把神奇的寒刃匕首。 我也有过这样的梦想,希望最好有一天,有架飞机或者卫星坠落在离我不是很远的地方,然后去捡一点外壳皮,打造出一把小小的贴身利器,削铁如泥吹毛断发,可以一代传一代。 梦想之所以是梦想,就是常常是用来被破灭的。现实常常会打破期望的美好。 残酷的现实是:别说飞机卫星的外壳皮,就算是飞机上的蜗轮发动机的叶片,也只是比较普通的154CM这种钢材,廉价且大量。 更加残酷的现实是,海底千年万载的寒铁别说没有,就算有,也只是普通玩意。 海底没希望,天上呢?陨石陨铁总有把,天外之物,总能打造出神兵吧? 然而,除了天外之物那特有的纹路外,陨铁本身甚至不能单独打造成兵器,因为太软。 有人说不对啊,埋在地底下千年后挖出来的越王宝剑,不是仍然锋利无比吗?干将莫邪,那一把把传说中的无坚不摧甚至可以当做照明工具的神兵呢? 真相是这些神兵要么没经历过实战,要么,经历过的实战很少,否则,即使用钢铁去砍落后的青铜,砍久了,照样玩完。 看三国电影电视,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总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,很多镜头还喜欢表现刀在地上拖的场景,然而要真那么用,青龙偃月刀早就成了一根烧火棍了。 所以青龙偃月刀不是一把刀,它是很多把刀,如果关羽真用它来砍人的话。砍钝了砍断了,再换一把来。 中国神兵如此,日本的也不例外,最著名的池田屋事件中,各种顶级名刀几乎都或崩或断或弯,极少数几把关兼常无损,只是因为没有砍到硬物。威名赫赫的新选组,每个人身上都不止一把刀。 以前看电视,觉得百炼成钢,用几十斤原料,反复锻打,中间还加入什么粉末,最后剩下两三斤,打造出一把宝剑,都是精华里的精华,一定很好。 但是现实还是很残酷,现代科技发展,粉末钢已经是很纯净的钢材了,你怎么锻打,都达不到粉末钢的纯净度,纯净的粉末钢,再怎么锻打,最终也还是钢材,只能越打越破坏分子稳定性造成钢材性能下降,而不能增加性能。 日本人还喜欢自己挖矿,自己提炼出玉钢,那就可以说用了几吨几十吨原料才打造出了一把宝刀,但照样只是一个文化象征,而不是实际性能出色,美国的冷钢老板就是看不起日本的玉钢,才把自己的品牌叫冷钢。 |